三、分析题: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充分认识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康”目标。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目标。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只要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地、有秩序有步骤地前进,我们就能够更有信心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使用“小康”这个概念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第二步就是在上世纪末使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要求在新世纪头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并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置于引领地位,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书记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
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终点”与“起点”,蕴含辩证思维,体现了我们党造福人民的不懈追求,彰显了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的境界。当前,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沉甸甸的实绩,坚定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新起点意味着新使命、新要求、新作为。面向未来,怎样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回答好这些新考题,关键在于下定决心,以坚定不移的意志开拓进取,竭尽全力为人民谋幸福。
摘自新华网(2020年9月20日)
(1)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视角,分析我国从“解决温饱”到“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体现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2)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答案要点】(1)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首先,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中国政治优势与制度的本色体现;其次,党领导人民从“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过程,也让我们看到我国制度优势中领导力量所起的关键作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齐心协力,举国一致体现着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力量。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能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2)我们党脱贫摘帽,稳定脱贫是基础、前提;建成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目标,也是稳定脱贫的保障。要以脱贫摘帽为新起点,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连接。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齐普那种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一步,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之上实现第二个百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解题思路】本题取材于今年的重大时政热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要学生好好准备,要答出问题都不难,第一问可以从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领导,全国一盘棋等角度分析我国的制度优势。第二问的思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要做些什么,可以从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第二个百年的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角度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工作。
新东方教师直播解析2021考研答案>>免费领直播课 | |||
专业课 | 管理类联考 | 西医综合 | 中医综合 |
法硕 | 法硕非法学 | 计算机 | |
教育学 | 历史学 | 心理学 | |
经济学 | 农学 | 二外日语 |
更多2021考研真题答案及考研动态请持续关注新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