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报名条件
1.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学习成绩优良。生源原则上来自免试推荐研究生或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在学院(研究院)专业排名前40%;
2.大学本科与研究生就读专业基本一致,原则上不得跨一级学科。
3.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英语六级成绩通过或近三年参加托福、雅思等考试成绩达到出国留学基本要求。
四、招生选拔工作具体安排
1.研究生院在复试期间将举行全英语硕士学位项目招生宣讲会,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请有意申请该项目的学生届时参加。
2.有关学院(研究院)根据本院实际,在研究生复试期间,自行对符合条件的自愿报名参加该项目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能力进行考核,考核方案必须在各学院(研究院)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做出明确规定。
(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工程师学院
1.概况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充分发挥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资源与技术优势,整合校企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竞争力,学校于2013年与位于北京的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海油研究总院四家单位签署了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工程师学院)协议,实行校企“双主体培养”和“双导师”指导制,协同培养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安全工程等领域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2014-2016年,北京工程师学院累计招收、培养了191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4年8月,北京工程师学院被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授予首届“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荣誉称号(全国仅有28所高校的联合培养基地入选)。
2.招生人数、专业及报考要求
2017年,北京工程师学院将继续招收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安全工程、动力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等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累计招收78名。北京工程师学院招生计划列入学校2017年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之内,具体招收专业领域、人数及报考要求见附件1。
3.选拔与录取
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或推荐免试,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初试的考试科目、考试方式及参考书与该领域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相同。复试期间学校将邀请企业专家及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对考生进行单独的面试考核。
4.培养与管理
北京工程师学院招收的学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进行为期1.5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之后,将进入相应共建单位(中石油钻井院、中石油安全环保院、中石化工程技术研究院、中海油研究总院)的所属部门进行1年以上的专业实践和论文研究工作。研究生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和论文研究工作期间,企业为每名研究生提供不低于1000元/月的生活津贴。
校企双方针对社会和行业企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共同参与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导师”指导制,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可以以第一导师的身份列入年度招生简章直接招收研究生(同时对方单位配备一名导师协助指导),也可以以第二导师的身份协助对方第一导师指导研究生。如研究生的实践研究课题方向与学校导师的研究方向不一致或学校导师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可以申请更换学校导师。进入北京工程师学院学习的研究生毕业后自主择业,四家共建单位不承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如想了解更多关于北京工程师学院的信息,请与研究生院学位办詹老师联系,联系电话:010-89733883。
(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
1.概况
2010年,学校与克拉玛依市政府及驻地石油石化企业共同成立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主要承担学校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主要是企业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企业专业实践及论文研究)等任务。目前,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承担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的企业主要有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和试验检测研究院),独山子石化(乙烯厂和独山子石化研究院)和新疆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原CPE新疆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
为保障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各项权益,并能按研究生培养规律接受指导,学校与克拉玛依市政府及驻地企业共同签署了《关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与有关石油石化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管理协议》,明确了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待遇、指导方式、劳动保障、保密和安全规定等事务;学校任命了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院长,具体负责协调学生学习期间各阶段工作安排,组织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等;成立了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党支部,安排专职辅导员与学生共同生活、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协助学生处理各项事务;安排克拉玛依校区的教师协助校内导师参与实习研究生专业实践和论文工作的指导。
自2011年以来,我校累计选派了304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赴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所属企业实习。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的规范有序组织、现场导师的丰富工程经验和认真负责态度得到了校内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认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2016年1月,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被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授予第二届“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荣誉称号(全国仅有37所高校的联合培养基地入选)。
2.招生人数、专业及报考要求
2017年,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将继续招收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材料工程等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累计招收48名。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招收计划列入学校2017年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之内,具体招收专业领域、人数及报考要求见附件2。
3.选拔与录取
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或推荐免试,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初试的考试科目、考试方式及参考书与该领域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相同。复试期间学校将根据有关企业要求邀请企业专家及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对考生进行单独的面试考核。
4.培养与管理
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招收的学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进行为期1.5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之后,将进入相应共建单位(新疆油田公司、CPE新疆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独山子石化)进行1年以上的专业实践和论文研究工作。研究生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和论文研究工作期间,企业为每名研究生提供不低于1500元/月的生活津贴。
校企双方针对社会和行业企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共同参与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导师”指导制,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可以以第一导师的身份列入年度招生简章直接招收研究生(同时对方单位配备一名导师协助指导),也可以以第二导师的身份协助对方第一导师指导研究生。如研究生的实践研究课题方向与学校导师的研究方向不一致或学校导师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可以申请更换学校导师。
如有疑问,请电话咨询:010-89733883。
七、其它说明
1.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初步安排方案的通知》(教发厅〔2016〕7号)及《关于编制2017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通知》(教学司〔2016〕5号)等文件精神,2017年我校学术型只招收全日制学习方式研究生;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专业型研究生不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已取得劳动合同的除外)。
2.学费和奖学金
我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在校学习期间,可享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相关政策可登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http://www.cup.edu.cn/zizhu/)资助政策栏目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收取将从2018级开始执行新的标准。
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相同,按专业不同,分为两年或三年。学制为两年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四年;学制为三年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五年;
4.请考生在安全场所上网报名、支付报名费,因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帐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我校概不负责。网上支付报名费前务必慎重考虑,因各种原因不能报考者,已支付的报名费不退。
5.复试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由考生所在学校出具成绩单原件;在职人员须提交原所在学校出具的成绩单原件或本人档案中《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并加盖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6.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招生人数(包括推免生数)是根据上一年度招生人数预估的,2017年实际招生人数参照当年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我校将预留一定比例用于接收本科毕业于985、211等高校的优质生源,请考生注意。
7.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如有调整,以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为准,请考生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相关信息。
8.不允许在校研究生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研究生学位。凡弄虚作假、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生,我校将不予录取,并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9.通讯地址:北京昌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招生办公室(102200)
联系电话:010-89733075;主页网址:http://www.cup.edu.cn/
电子信箱:sdyzb@cup.edu.cn
八、相关资料
全国统考初试的政治理论、统考数学、非外国语专业的英语、俄语,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订;我校自行组织命题的科目,招生专业目录后附有考试参考书,不详者请直接与招生学院(研究院)办公室联系。
我校不出售自行组织命题科目的历年真题。欲邮购教材的考生请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林书店联系,联系电话:010-89733247,传真:010-89738873。
九、招生学院(研究院)联系方式
学院(研究院)代码
|
招生学院(研究院)名称
|
联系电话
|
导师简介
|
001
|
地球科学学院
|
89733074
|
http://web.cup.edu.cn/geosci/szdw/gccrc/
|
002
|
石油工程学院
|
89733098
|
http://web.cup.edu.cn/oil/teachers/well/
|
003
|
化学工程学院
|
89733089
|
http://web.cup.edu.cn/chem/szjs/gccrc/
|
004
|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
89733495
|
http://jdxy.cup.edu.cn/jdxy/web/run/sonclass.aspx?classid=6ebbe161-dfa1-4917-b029-53b3f783163a
|
005
|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89733597
|
http://cii.cup.edu.cn/jstd.html
|
006
|
理学院
|
89732280
|
http://www.cup.edu.cn/science/yjsjy/teacherjj/index.htm
|
007
|
工商管理学院
|
89733792
|
http://web.cup.edu.cn/sba/graduate/mentors/
|
008
|
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80116374
|
http://www.cup.edu.cn/rwsk/teacher/
|
009
|
外语学院
|
89733282
|
http://web.cup.edu.cn/dfl/cultivate/graduate/mentor/
|
021
|
提高采收率
研究院
|
89734611
|
http://web.cup.edu.cn/eor/develop/teacher/
|
022
|
非常规天然气
研究院
|
89739051
|
http://www.cup.edu.cn/fcg/sciresearch/kytd/zzkyry/index.htm
|
023
|
新能源研究院
|
89739070转804
|
http://www.cup.edu.cn/newenergy/team/index.htm
|
024
|
中国能源战略
研究院
|
89731752
|
http://www.cup.edu.cn/aces/teachers/full/index.htm
|
通讯地址:北京昌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院(研究院)办公室(102200)。
相关阅读:
(实习编辑:陈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