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整理 | 2016-09-26 01:59
分享至
1.请使用微信扫码
2.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二)现场确认
网上报名成功的考生(不含各类别推免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6年11月10日至11月12日。以我校公告为准,逾期不再补办。未按规定到报考点完成现场确认程序的考生,报名无效。
2.现场确认注意事项:
(1) 选择中国传媒大学报考点的考生请于2016年11月7日至12日期间,登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查看现场确认须知、核对报考信息并凭网报成功后生成的报名号打印现场确认预约单,预约现场确认时间。
选择其他报考点的考生,请留意查看相关报考点的通知。
(2)中国传媒大学考点现场确认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北院44号楼五层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3.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
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否则现场确认不予通过。
报名时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否则现场确认不予通过。
因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导致的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现场确认时还须提供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本(簿)或公安机关开具的相关证明原件及复印件,用以报考点审核备案,否则现场确认不予通过。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选择中国传媒大学考点的考生,务必于网上报名期间在网上支付报考费,现场确认期间一律不接受现场补交费。
(3)考生按报考点的规定配合采集考生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4)2016年12月15日至12月26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复试时仍需要提供初试《准考证》,但复试时报名网站准考证打印功能已经关闭,请考生备份《准考证》。
四、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1.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
2. 现场确认时对报考资格进行现场审查。
3. 复试阶段报考资格审查。要查验复试考生的“准考证”、学历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入学时交验毕业证书)和有效身份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招生单位应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4月底前)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不得列入拟录取名单上报。
4. 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时(9月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推免生资格审查参见中国传媒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办法。
在考生资格审查时,如发现伪造证件应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
五、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一)初试
1.2016年12月15日至12月26日,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
2.初试日期和时间
初试日期和时间为2016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4.初试科目
12月24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4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5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5日下午 业务课二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为四个单元。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均为100分,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
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初试为两个单元。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各专业具体考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5.初试地点:选择中国传媒大学考点的考生由中国传媒大学指定考场;选择外地考点的考生到考点所在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
6.初试成绩:按教育部规定时间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主页发布成绩,请上网查询。我校不再寄发成绩单,考生如有需要可自行打印成绩单到我校研招办加盖公章。
(二)复试
凡达到我校规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复试分数线、复试时间及要求请登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查询,我校不再寄发复试通知书,请符合复试条件的考生上网打印复试通知书并按复试通知书要求参加复试。
我校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
1.复试包括专业笔试、专业面试以及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三个部分。复试中专业笔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硕士入学考试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目录》。
2.复试时间及复试具体要求参见当年度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
六、体检
复试时按规定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
七、录取
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具体要求见当年度复试办法。
八、录取类别
1.非定向就业研究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
非定向就业按所在学校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2.定向就业研究生
考生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不转入中国传媒大学。录取前签订相应协议书。毕业后考生按相应协议书就业,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
九、学费标准及资助体系
考生被录取后在学期间待遇按照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学校将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规定收取学费并建立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多元奖助体系。学费以当年度审批标准为准,按学年缴费。
非全日制研究生可按照培养方案,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进行学习。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收费标准以当年度审批标准为准,按学年缴费(可参考2016年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收费标准,在职艺硕2.8万元/学年,在职工硕1.8万元/学年学费)。
十、其他
1.2017年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资格及招生名额等信息以教育部当年度发布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招生政策为准。
2. 2017年我校与“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联合培养:
全日制学硕:通信与信息系统(3人)、软件工程技术(2人)
全日制专硕:电子与通信工程(3人)、计算机技术(2人)
3.报考语言传播专业、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广播电视领域01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新闻与传播领域06口语传播实务方向的考生请注意以下事项:
报考上述专业、方向的考生需提交考生本人的“播音主持作品”,内容要求参见初试科目考试大纲。“播音主持作品”作为初试考试科目的一部分,录像内容中不得有考号、姓名、考生所在单位等有关考生信息。违反上述规定或逾期未报送,按考试违规或缺考处理。
“播音主持作品”提交形式和时间,请关注中国传媒大学研招网通知公告。
4.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
5.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①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北院44号楼五层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收 邮编:100024
②研招办咨询电话为:010-65779227,研招办传真为:010-65768805
我校纪检监察部门研究生招生专用监督电话为:010-65779383
北京教育考试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研究生招生专用监督电话为:010-82837456。
③中国传媒大学主页:www.cuc.edu.cn
④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主页:http://yz.cuc.edu.cn 。报名至录取期间,请考生关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此发布。
相关阅读:
全国各省市2017考研网上报名公告汇总
2017考研报名全国各省市报考点一览
2017考研各省市网上报名缴费支付说明
2017考研12月24-26日初试 政策有三大变化
(实习编辑:陈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