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知识点:“决策人”假设
1. 什么是“决策人”假设
巴纳德(C. I. Barnard)率先在管理理论中提出了被称之为“决策人”的人性假设,而后由西蒙(H. A. Simon)加以完善并集大成。“决策人”假设包括如下要点:
(1)每个人都是自主决策的行为主体,而决策本身并非“不可分解的基本单位”,而应“视为由前提推出结论的过程”。决策前提包括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事实前提来自经验、知识和情报,其中必然存在着理性和逻辑;价值前提来自情感动机和需要,其中充满着价值权重。)
(2)决策前提的引入既与决策者本身的素质有关,也与决策者所处的环境有关。
(3)组织并不代替个人作决策,但是组织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以影响个人决策。
2. 与“决策人”假设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1)组织要充分关注组织的生存环境,并努力寻找适应环境的一种管理模式,使组织决策与个人决策相协调,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能动性。
(2)组织要充分关注自身所拥有的信息条件,在采集、存储、加工、使用信息方面为劳动者发挥工作能动性提供帮助。较之只关注劳动积极性的“经济人”和“社会人”而言,它强调了创造条件(特别是信息条件)以激发工作能动性。
3. 评价
(1)优点
①“决策人”假设把人的行为放在特定的组织背景下,不对人的活动目的及相应手段作永恒不变的先验设定,而把目的和手段看成可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调节的变量。
②“决策人”假设的着眼点不是单个人的工作积极性,而是群体合理决策中的行为协调,强调了激发工作能动性的重要意义和可能途径。
(2)缺点
过分强调组织应尽量、尽快将环境影响、决策前提的变化程序化、规范化,强调组织的稳定、有序,这就在事实上忽略了个人在工作中的知识创造性。个人的工作能动性是建立在被动接受信息基础上的。因而员工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了一定限制。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新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