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知识点: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的区别:能力是成就水平,风格是认知方式;能力是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风格是人们的典型行为;能力有高低之分,风格无高低好坏之分。
个人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儿童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认知风格,可能会保持到成年。主要的认知风格有:
1. 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威特金(Witkin)在垂直视知觉的研究中发现了这种差异,表现在人对外部环境的不同依赖程度上。用隐蔽图形或镶嵌图形测验可以有效地测量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人格差异。
场独立型: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依赖,心理分化水平高,认知重构能力强,在认知中具有优势,与人交往神经大条。这类人认知改组能力强,理科生偏向于这种。
场依存型:信息加工中对外在参照有较大依赖,心理分化水平低,社会机能高,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优势,与人交往体察入微。文科生倾向于这种认知风格。
2. 冲动型—沉思型
由卡根(J. Kangan)等人提出,冲动与沉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
冲动型:反应快、精确性差、信息加工多采用整体性策略;
沉思型:反应慢、精确度高、信息加工多采用细节性策略。
3. 同时性—继时性
达斯等人根据脑功能研究,区分了这两种加工风格,左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继时性加工风格;右脑优势个体表现出同时性加工风格。
继时性: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单线程思维,如语言和记忆,一般来说女性擅长;
同时性: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兼顾各种可能,如发散思维、空间问题。
4. 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
根据个体信息加工的深度进行分类。
深层加工是指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将所学内容与更大的...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新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