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及问题解决
(一)问题的含义与分类
1. 问题的内涵
问题是指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完成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每一个问题都必然包括三种成分:给定信息,指有关问题初始状态的一系列描述;目标,指有关问题结果状态的描述;障碍,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亟待解决的因素(美国学者西蒙和纽厄尔)。问题有两个关键特征:一是某种情境下的未知状态,二是发现或解决这个位置状态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社会、文化或智力上)。
2. 问题的分类
(X:2014)
维度 |
类别 |
特征 |
举例 |
解决者对问题的熟悉程度 |
常规问题 |
与问题解决者已经解决的问题相同 或相似的问题。 |
代数题 |
非常规问题 |
不同于问题解决者已经解决过的问题,需要给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
编写一段计算机程序 |
|
问题结构的完整性 |
结构良好的问题 |
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 |
X2+2X+4=0 |
结构不良的问题 |
问题给定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用于转换状态的方法的一项或几项缺乏 |
全球水资源短缺 |
|
问题解决所需要的相关知识 |
一般领域的问题 |
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特定领域的专业 |
传教士和野人过河问题 |
专门领域的问题 |
包含大量特定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又称作知识丰富领域的问题 |
心理咨询 |
1. 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解决就是指由问题所引发,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去形成一个新的答案, 超越过去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这就是说,它需要应用已习得的概念、命题和规则,进行一定的组合,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
2. 问题解决的模式
(1) 行为观。桑代克提出的试误说,认为问题解决是由刺激情境与适当反应之间 形成的联结结构,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逐渐形成的。
(2) 完形观。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柯勒提出的顿悟说,认为遇到问题时,会重组 问题情境的当前结构,以弥补问题的缺口,达到新的完形,从而联想起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3) 信息加工观。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出现的信息加工观将问题解决看作信息加工系统对信息的系列加工过程。以纽厄尔和西蒙为代表,他们提出问题的客观方面称任务领域,指问题的客观陈述。问题的主观方面是解题者对问题客观陈述的理解,称问题空间。
(4) 过程观。以杜威和沃拉斯为代表。根据人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来的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新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