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外国语大学2018考研《文学理论》考试大纲及样卷
Ⅰ.考查目标
《文学理论》是为本校招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为检测考生对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从而测试出考生分析、解决文学相关理论问题的能力,遵循科学、公平、规范的原则,评价标准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和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本专业考生择优录取,确保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文学理论考试内容侧重于考察考生对文学发展演变的基本理论、有关概念的理解,包括运用理论进行初步文学阐释的能力。具体包括:
1.了解文学活动的性质、意识形态属性及特点;
2.理解文学创造的特殊性、过程及审美价值追求;
3.理解文学作品的类型、体裁、文本的层次性及形象的创造;并对叙事性作品、抒情性作品的特质、分类有一定把握,了解文学风格的形成及意义;
4.对文学消费和接受的性质、过程有一定理解;
5.理解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对中外文学理论的历史、流派及代表思想有一定了解,并能初步运用以上理论进行文学阐释。
四、试卷题型结构
1.试卷题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作品分析、评论写作等形式;
2.基础知识占总分值的50%;主观题占50%;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评述的题型应不少于30%。
Ⅲ.考试范围
本科目考试范围涵盖文学基本理论、中外文学批评史、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具体要求如下:
1.要求考生了解中外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范畴。
2.要求考生掌握中外基本文学原理,能够运用文学理论解释中外文学现象。
3.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文学理论与方法,阐发论证文学问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谨,表述准确。
《文学理论》考题示例/样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10 分,计 40 分)
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
2.风格即人
3.诗言志
4.期待视野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计 40 分)
1.简述孟子的“知人论世”的思想及对于文学批评的意义。
2.请以一个作家为例谈谈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3.举例说明文学鉴赏的特点。
4.什么是小说?
三.论述题(任选 2 题)(每小题 25 分,计 50 分)
1.请结合中外文学史上某一时期的文学现象论述文学的演化与政治的关系。
2.请举例阐述文学的生产和消费的特点。
3.请评述歌德的下面两段话:
“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我们德国人如果不跳开周围环境的小圈子朝外面看一看,我们就会陷入学究气的昏头昏脑。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在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
“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
——歌德,选自《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年;
4.何为“文学经典”?“文学经典”是如何形成的?请选取几部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谈谈你对“文学经典”的理解。
四.分析题(任选一题,计 20 分)
1. 阅读以下选段,概括其主要观点,并结合文学史上经典作品进行分析。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
——选自李贽的《童心说》
2.阅读下面小说选段,论述文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关系。
这里的姑娘媳妇也都能挑。她们挑得不比男人少,走得不比男人慢。挑鲜货是她们的专业。大概是觉得这种水淋淋的东西对女人更相宜,男人们是不屑于去挑的。这些“女将”都生得颀长俊俏,浓黑的头发上涂了很多梳头油,梳得油光水滑(照当地说法是:苍蝇站上去都会闪了腿)。脑后的发髻都极大。发髻的大红头绳的发根长到二寸,老远就看到通红的一截。她们的发髻的一侧总要插一点什么东西。清明插一个柳球(杨柳的嫩枝,一头拿牙咬着,把柳枝的外皮连同鹅黄的柳叶使劲往下一抹,成一个小小球形),端午插一丛艾叶,有鲜花时插一朵栀子,一朵夹竹桃,无鲜花时插一朵大红剪绒花。因为常年挑担,衣服的肩膀处易破,她们的托肩多半是换过的。旧衣服,新托肩,颜色不一样,这几乎成了大淖妇女的特有的服饰。一二十个姑娘媳妇,挑着一担担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走成一长串,风摆柳似的嚓嚓地走过,好看得很!
她们像男人一样的挣钱,走相、坐相也像男人。走起来一阵风,坐下来两条腿叉得很开。她们像男人一样赤脚穿草鞋(脚指甲却用凤仙花染红)。她们嘴里不忌生冷,男人怎么说话她们怎么说话,她们也用男人骂人的话骂人。打起号子来也是“好大娘个歪歪子咧!”——“歪歪子咧……”
没出门子的姑娘还文雅一点,一做了媳妇就简直是“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要多野有多野。有一个老光棍黄海龙,年轻时也是挑夫,后来腿脚有了点毛病,就在码头上看看稻船,收收筹子。这老头儿老没正轻,一把胡子了,还喜欢在媳妇们的胸前屁股上摸一把,拧一下。按辈分,他应当被这些媳妇称呼一声叔公,
可是谁都管他叫“老骚胡子”。有一天,他又动手动脚的,几个媳妇一咬耳朵,一二三,一齐上手,眨眼之间叔公的裤子就挂在大树顶上了。有一回,叔公听见卖饺面的挑着担子,敲着竹梆走来,他又来劲了:“你们敢不敢到淖里洗个澡?
——敢,我一个人输你们两碗饺面!”——“真的?”——“真的!”——“好!”
几个媳妇脱了衣服跳到淖里扑通扑通洗了一会。爬上岸就大声喊叫:“下面!”
这里人家的婚嫁极少明媒正娶,花轿吹鼓手是挣不着他们的钱的。媳妇,多是自己跑来的;姑娘,一般是自己找人。他们在男女关系上是比较随便的。姑娘在家生私孩子;一个媳妇,在丈夫之外,再“靠”一个,不是稀奇事。这里的女人和男人好,还是恼,只有一个标准:情愿。有的姑娘、媳妇相与了一个男人,自然也跟他要钱买花戴,但是有的不但不要他们的钱,反而把钱给他花,叫做“倒贴”。
因此,街里的人说这里“风气不好”。
到底是哪里的风气更好一些呢?难说。
——选自汪曾祺小说《大淖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