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史纲考点狂背:解放战争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C级知识)(B级知识)
1.中国共产党曾经希望通过和平的途径对中国进行政治社会的改革,逐步向新中国这个目标迈进。因为:(1)中国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之后,有和平建国的强烈要求。(2)造成国共两党合作(加上民主同盟等)、和平发展的新阶段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尽管最终未能阻止内战的爆发,但是,它使得各界群众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懂得了什么人应当对这场战争承担责任。这在政治上是一个重大的胜利。
2.重庆谈判:这一行动证明,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是真正地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谈判期间,毛泽东直接与蒋介石就国共两党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多次商谈。1945 年重庆谈判的斗争焦点是:政权与军队。
3.双十协定:重庆和谈结束,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4.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达成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五项协议。这些决议贯彻了和平民主原则,确认了和平建国方针,确定了国会制、内阁制和省自治的政治制度。这对于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存在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保障。(2)政协的上述协议及其他协议,还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但它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
【真题示例】
(2014)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为避免内战,实现和平建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B.在国统区开辟第二条战线
C.参加政协会议并维护政协协议 D.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2015)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38人。会议通过了宪法尊重案、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同盟案五项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建立的政治体制相当于英国、法国的一会制和内阁制,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而是国民党在政府中占着明显的优势。对政协的上述协议,共产党表示赞同并决心严格执行,这是因为它有利于
A.改变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对比 B.打破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局面
C.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进步 D.保障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二、土地改革(B级知识)(C级知识)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同时,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1.土地改革意义: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2.《五四指示》: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即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3)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
3.《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真题示例】
(2016)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运动》),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
A.“没收土地”的政策 B.“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C.“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 D.“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三、第二条战线(B级知识)
1.定义: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形成原因:(1)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2)国民党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主要原因)。(3)国民党统治区的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国民经济遭遇深刻的危机。
【真题示例】
(2010)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形成了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是
A.国民党政府专制独裁、官员贪污腐败 B.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利
C.国民党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D.国统区爆发严重经济危机
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级知识)
1.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它们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2.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这些方面,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政纲基本上是一致的。
3.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4.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绝大多数人,经过实践的教育,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正确性;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才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它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愿。
五、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之一: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A级知识)
1. 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他们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2.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尽管在长时期里,上述三种建国方案始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实际上,中国人民可选择的方案只有两种,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和人民共和国,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第一,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第二,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列强来中国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
第三,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六、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C级知识)
1.七届二中全会
(1)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
(2)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3)“两个转变”: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4)“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论人民民主专政》
明确指出,历史的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1)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2)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3)我们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
3.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
(1)经济工作:“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2)性质: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七、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B级知识)
1.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1)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2)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②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③中国共产党员在革命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3)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在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