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学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学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二、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1)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学说。
(2)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3)是克服超越阶段的“左”倾错误和抵制否定社会主义的“右”倾错误的强大思想武器。
(4)是我们澄清种种分歧和困惑,正确理解、自觉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的科学指南。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所谓“不够格”,也就是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这种“不够格”,主要是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也表现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责任编辑:张婵)